關於導師
了解更多關於我們師資與成就的資訊
黎采薇
華人古箏青年演奏家、國際傳統音樂學會會員、樂意地中國音樂文化學院創辦人
上海音樂學院古箏演奏學士,曾在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深造。她在香港從事音樂教育與演奏工作長達12年,並帶領"華夏古箏團"參與多個國際賽事及演出,屢獲殊榮,且多次受邀擔任各類音樂賽事的評委。2014年,黎采薇創辦了"樂意地中國音樂文化學院",並推出多個藝術品牌,其中包括"黎采薇的古典音樂室"、"品樂會"、"樂意聚民族室內樂"等。
除了在音樂表演藝術領域的卓越成就,黎采薇還積極從事音樂理論研究與教材編寫,曾發表多篇學術論文與文章,涵蓋《蝶式箏在馬來西亞的發展設想》、《音樂表演中的情緒體驗及變化—另論舞台焦慮症》、《音樂心理學中的測量研究方法》、《中國哲學與中國藝術:論稽康·聲無哀樂論》、《藝評:我看圖瓦》等。她的教材作品包括《古箏重奏曲集》、《中國傳統古箏流派曲集》(山東、河南、陝西、浙江、客家、潮州)、《蝶式箏基本練習曲》等,並致力於改編與創作重奏曲目,如古箏四重奏《四季》、古箏重奏《春節序曲》、蝶式箏獨奏《Rasa Sayang》、《夢幻曲》和《秘密》等。
近年來,她專注於線上音樂文化教學,推出多個系列課程,並開設了"黎采薇的古典音樂課室"YouTube頻道,致力於跨界藝術的探索與實踐,推廣音樂教育、音樂文化傳播與鑒賞,同時也在室內樂演奏與教學方面有所貢獻。
此外,黎采薇積極參與並主持各類公益活動,致力於弘揚中華文化,關注社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,通過公益講座和慈善活動,提升大眾的幸福感。
她的演奏風格浪漫且委婉,展現了南方藝術家的細膩與精緻,對傳統與現代樂曲有著深刻的理解與獨到的演繹。

郭仲揚
出生於香港,12歲開始學習笛子,師承嚴健民老師,後隨其同時修習西洋長笛,亦曾分別跟隨王嘉偉、譚寶碩、孫永志先生深造洞簫和笛子。於2002年入讀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,師從張煜副教授主修笛子,隨朱曉谷教授副修民樂作曲。在滬學習期間,經常參與上海音樂學院民樂團之演出,又曾隨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在國內多個地方演奏。於2006年,赴杭州市文化部的邀請,參加了第一屆海內外江南絲竹邀請賽,並取得優秀表演獎。2007年完成本科課程,取得學士學位。
自1999年開始音樂教學工作,曾任教過寶血會嘉靈學校、民生書院、真道書院、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、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、聖公會仁立小學、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、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等多間學校,亦於多間琴行及學校任職(竹笛/長笛/洞簫)導師及中樂團指揮。所教的學生曾於校際音樂節比賽中,多次屢獲殊榮,當中特別優秀者,更加學以致用,近年亦開展器樂教授的工作。
現時醉心於中樂重奏的創作與演奏。

特約導師-林恩宏
-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會音樂系文學碩士(主修合唱指揮)
- UCSI 大學古典音樂系學士(主修聲樂)
- 馬來亞大學音樂系博士班研究生
- 霹靂州近打聖樂團創辦人及藝術總監
- 柔佛州居鑾聖樂團駐團指揮